鐘祥,湖北省直轄、荊門市代管縣級市,位于湖北省中部、漢江中游,北接宜城、隨州,南鄰天門市、沙洋縣,東靠京山市,西連東寶區、掇刀區,介于北緯30°42’-31°36’、東經112°07’-113°00’之間,境內有207國道、焦枝鐵路、長荊鐵路、襄荊高速公路、武荊高速公路穿境而過。
鐘祥市版圖總面積4488平方公里,截至2018年末,下轄1個街道、15個鎮、1個鄉,設有2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。2018年,該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5億元,比2017年增長8% 。鐘祥地處鄂中低山區,地勢東北高,西南低;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,具有四季分明、雨熱同期、雨量充沛、氣候溫和等特點。
鐘祥是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,為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,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2700多年 ,在春秋戰國時稱郊郢,系楚國陪都,后期曾為楚國國都。公元1531年,明朝嘉靖帝以自己出生、發跡于此,取“風水寶地、祥瑞所鐘”之意,賜縣名“鐘祥”,升安陸府為承天府,為明朝三大直轄府之一。新中國成立后,縣名仍為鐘祥。1992年5月,國務院批準鐘祥撤縣設市。鐘祥境內文物古跡廣布,為世界文化遺產——明顯陵所在地。
鐘祥境內長壽人口眾多,是聯合國老齡所認證的“世界長壽之鄉” ,也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、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、國家級生態示范區 、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 、全國文化先進縣市 。鐘祥還造就了明代帝王朱厚熜、楚辭文學家宋玉、楚歌舞藝術家莫愁女等一批歷史名人,誕生了“陽春白雪”“下里巴人”等歷史典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