稠州,義烏歷史上的古稱之一,現總面積1105平方公里。本地常住人口約70萬,外來務工經商暫住人口100多萬。
稠州是義烏歷史上的古稱之一。
城市建筑
城市建筑(2張)
義烏古稱烏傷、烏孝、華川、稠州等。稠州得名于今義烏市后宅街道內的德勝巖,因山巒稠疊又稱稠巖,即得名于此!禰康熙]金華府志》:“武德四年,割烏傷一縣立稠州。六年,分置烏孝、華川二縣。七年,州廢,復合華川、烏孝為一縣,易名義烏!
唐朝武德四年(621)于烏傷縣置稠州,并分置烏孝、華川二縣。武德七年(624年)廢稠州,合烏孝、華川為一縣,改名義烏縣。稠州以稠山(德勝巖)而得名。華川又名繡川,以繡湖得名。義烏其義與烏傷、烏孝同。唐垂拱二年(686年)析義烏縣東境設東陽縣(今東陽市)。天寶十三年(754年),又分縣境北部及蘭溪、富陽各一部分,設浦陽縣(今浦江縣)。
元代,義烏隸屬婺州路總管府。至正十八年(1358年)朱元璋部攻取婺州,改婺州路為寧越府。至正二十二年(1362年)又改名金華府。
明代嘉靖三十八年(1559)戚繼光的戚家軍成軍于浙江義烏,總兵力四千人,主力是義烏農民和礦工。自成軍起,大小數百戰未嘗敗績。
明清仍舊,義烏隸屬關系未變。辛亥革命后,廢府制代以道制,義烏屬金華道。1927年廢道制改為省縣兩級制,義烏直屬浙江省。后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,義烏屬金華專區或浙江省第四專區。